本 文 约 7500 字线上炒股配资杠杆
阅 读 需 要
7min
[ The Best Vegetarian Restaurant In Korea ]
韩国第一素
对,
我这个俗人又去吃素了。
都说上海富太的美容院是定期庙里吃个素,我本来是不信的。自从来韩国白羊寺参加Temple Stay(寺庙留宿),吃了整整两天素,修仙未果、俗念四起的我好像有点信了。因为富太不管上山前怎么不开心,下山吃肉一定开心,神采奕奕马上写在脸上(玩笑😅)。
白羊寺其实是个和尚庙,山上不远处有个小小的“天真庵”。“天真庵”似乎只有静观师太与负责组织禅院事务Khema师太共住,就是这个庵,是韩国宗教素之颠。要去那边吃顿素,不好意思,现在是一位难求。
展开剩余94%我是虔诚吃喝的幸运儿,花了一个月时间订上了美食禅修的位置。脸色白净身姿轻盈的Khema师太是主理人,与山下50+女性一比,她简直可以用保养得法形容,不过我没有问她几十年不曾见过的俗世化妆品牌子。
让我眼前一亮的是,她主动谈起“剃光头”这件敏感的事。
“剃光头就不会有发型与穿衣搭配的烦恼了,可以专注于自己更重要的事,比如:修行。”这让我突然想起最近一个观念,女生在人生的学习阶段、事业阶段始终“相貌平平”,其实是上天莫大的恩赐。人生如果不执着易逝的外表,女性就自由一半了。
毕竟对一个优秀的女人来说,“好看”也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优点,但一旦拥有“维护美丽”的执念,欲望就会被无限放大。去年全球院线大赢家《某种物质》The Substance,就是讲述女性“完美诅咒”的故事。
有太多更重要的特质,拥有跨越时间的魅力,会带来更持久的影响。这与美食一样,好吃总比摆盘重要。
好的饮食就是药
我这次为了韩国素食料理界扫地尼静观师太的菜而来,还有一个潜在愿望:为了自己可以“停下来”。
“好像总停不下来”已经成了我的“病”,时间总比预期要跑得快,那种“停不下来”的焦虑反过来,让时间流得更加匆忙。
其实来这里前,电影《永恒之门》《At Eternity’s Gate》里梵高与加歇医生的那段灵魂交谈,对我触动很大。
加:你为什么画画?
梵:我画画,事实上,为了停止思考。
加:一种冥想之类的疗愈(原台词meditation)?
梵:当我画画的时候,我就停止思考。
加:你停止思考什么?
梵:停止思考,并且画画让我感觉摆脱纷扰思绪,进入“内外一体”的状态。我本想着充分地去分享我所看到的。我原以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教人如何去看待世界,但我现在不那么想了,现在我只思考——自己和永恒之间的关系。
加:你怎么理解永恒?
梵:必将到来的时间(原文:time to come)。有时他们会说我是个疯子,但是有一点点疯狂是最好的艺术。
加:你不是疯子。
梵:有个医生朋友真好。
白羊寺没有“随便吃顿素斋”的机会,外国人只有来参加Temple Stay才可以,得经历集体铺、撞钟、108个敬拜、早课等等身心灵流程
从中国飞首尔,再从首尔五个半小时火车至光州,再从光州市中心去深山…路途可以千里迢迢形容。我这个人再苦也吃心不改,初来白羊寺,劳顿全抛,就眼巴巴瞥见静观师太的酱缸,虽然远远地,但直勾勾地。
这里喝口水全是用这种一次性纸袋,饮水机默认冰水。佛珠是我“一个敬拜,冥想一句箴言,串一颗”这样自己串的108颗。日常就是早睡早起,被子与床垫集体铺地,吃全素白人饭。这里生活极简。
其他能拉扯我注意力的,就只有仙境景色了。著名美食纪录片chef's table拍摄静观师太的湖边,我看着一只仙鹤从眼前飞过,顿时发现自己进了韩国的桃花源。
我终于来到静观师太的家。韩国第一素,与中国有那么多连接。
我成都的好朋友熊燕留言说,四川的中国行,静观师太曾来明月樱园,说那姐姐熊英的手作的“明月松酒“是药,可以医治身心灵。静观师太的理念是,好的饮食就是药。也就是,修行在日常中。我再次感到缘分奇妙。
这次,我带杭州沈木根大师的龙井茶给她喝,她喜欢,而且竟然清楚知道杭州的地理位置,也有微信。我才意识到,拥有师太这种“自在”,她的美食才有可能有佛法的力量,传播到全世界。
用“时间换空间”的原始味觉
白羊山上还是春天,新芽初绽,山花新开。我被波兰、意大利俩室友抓起来hiking(老外为什么对徒步那么痴迷)……
累了,我把家乡的龙井茶倒给各种颜色的朋友们喝,配上韩国的黄豆馅青团,“豆香”合“豆香”,作为补给真的不错。
白羊寺周围群山环绕,一路上土人参、京黄芩、堇菜、桑葚、香蜂草…当然,为这番天地里的纯净而生,不是为了用。
仙鹤家里,住着人人敬仰的静观师太。她一上来打招呼:“你们说我今天衣服漂亮吗?”只见她眉眼矍铄,一件亮湖蓝色素衣,头顶麻编帽子,骄傲地问着。一听大家说好看,马上嗤地笑出声。
她的语气神态就是个老顽童,怪不得她住“天真庵”山上。已经做尼姑50年的人了,她俏皮说笑自己17岁就上山,所以她觉得自己至今17。
生姜做陈酱,五种莓果做醋、苏麻子碾粉做调料…各种食材偶得天成,佛门的单调餐桌,因这个老少女的创造而充满喜悦。
食物,大量用发酵的酱料调味,酸、甜、苦、辣,无不如此。山上欠缺的食材,用时间带来的厚味作补充。
味道,在酱缸里可以停留很久,没了时间的限制,仿佛可以一直鲜活下去。
听她的美食课,想起我的外婆做菜。她就这样徒手拌着酱,手指是筷子,掌侧是刮板,掌心是大勺,边做菜边聊起自己爱中国四川的麻辣。
那些红殷殷的韩国辣酱,倒下来像厚缎子那样,粼粼的。她边拌着,边尝着浓淡,灶台就如同她的道场,佛法唯心,一切调味都悠游自在。
静观师太说自己到庙里时间长,最大的好处是:“现在终于没人会告诉她该做什么了”。台下涌起一片笑声。
“通过食物,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感受,交换能量,产生共鸣。”这是她目前跟自己说要做的事。
山里产季非常短暂的山笋,成为她授课历史以来,第一次出现在菜单的off menu。她认为竹笋本身就蕴含很强的能量,但是,正因为笋的能量太强,它自身也带着‘毒素’。
在笋长到50厘米时收割,她用焯水与酱汁的办法去除笋里“毒素”。我猜她说得是草酸和氰苷。
静观师太指着眼前滚出浓郁菌香的“蘑菇”说:“今天要用它,所以从昨晚开始就把它泡在水里了。做某些菜的时候,到这个程度就可以直接放油翻炒,然后加酱汁、放调料搅拌。通常来说在家里或者其他厨师,他们处理整朵蘑菇的方式是清炒一下。”
但静观师太并不认为炒是最佳方法,想要充分获取榆黄蘑(香菇)的全部精华,就要了解它的生长过程。然而为了得到这个品种的蘑菇,要花五年时间。
她采用的蘑菇种植方法是把牛蒡用搅拌机打碎,再加一点肥料。因为人们追求更便利的方式,现在温室种植已经很普遍了。然而静观师太还是追寻自然农法,它们的味道和口感当然是不同的。“也不同于完全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。”她补充说。
”在烹饪之前,你无法确定能否得到最好的味道。你必须先调味,然后等待,认真观察,然后再去烹饪它,这样你才能得到更好的味道。”调味的时候师太没用辣椒粉,而是磨了花椒来代替。
她认为食物调味这事儿,想太多容易头疼,所以不如保持原汁原味。用最朴实的做法,反而能激发出食材真正的魅力。当料理足够纯粹时,每一口都能尝到大自然赋予的天然风味。
拌笋酱的别名叫“2号大酱”,师太在CNS(韩国化学研究院)的基础上进行研发,仅制作酱料用了八年。师太认为加入浆果的酱入菜肴,整体颜色会更好,但加入浆果后必须等到酿制一年过后,杂气才会逐渐消散。“这时浆果与容器(或环境)之间那种特有的契合所产生的能量才会持续释放出来,所以必须进行持续发酵。”
她做🍄🟫其实很简单:
第一步种蘑菇。
第二步把这样准备好的蘑菇,按食材的量倒入水,然后往里面加酱油,煮。
不对,我好像漏了一个关键,酱油还得自己做好。静观师太自己做的酱油,也已经陈酿8年了。
省略风风雨雨一万字…接下来放入蘑菇,然后再加入苏籽油。师太将苏籽油和酱油按1:1的比例调制,等稍微煮开之后,把火调成中火。“然后保持这种状态再煮20分钟以上,期间需要不时搅拌。”
边炖煮蘑菇,咱再说回竹笋。“如今在韩国,潭阳竹笋最有名,产地就在城市附近,离这片区域(白羊寺)非常近,再过5天,就下市了。”竹笋从地里冒出后,待其长到约40-50厘米高时,师太连壳完整挖出。将其放入锅中,加入酱料和盐,整整熬煮六个小时。经过这样处理后,将(盐渍的)竹笋装入陶罐密封保存,就能存放一整年供食用。师太最著名料理就是“凉拌竹笋”,具体是用醋酱/初酱(酱油+醋+糖+芝麻)或辣椒酱来拌的。为了更好的口感,她特意保留了浅表竹笋嫩皮,用盐、梅子糖浆和醋腌制后,再用油炒,真是回味无穷。
静观师太说:“我们是以野菜为食的民族。每年三月至四月,都能收获大量山地野菜。采摘这些野菜后,会将其烹饪成各式菜肴。如果不用大酱打底,换用酱油的话可以提升鲜味,而放盐则能带出甜味。”野菜野果还可以是调料,跨越时间的那种。
苏籽粉
白羊寺内有一棵巨大的桑葚,这个夏天满载着紫色汁液落到碎石地上,成了我们和小鸟的食物。
师太的理论很有意思。如果想要获得那种蕴含独特生命力的浆果提取物,就不能从杂货店购买。因为那些产品有天然酿造的魅力,关键在于,它需要经过三到五年的关键定型阶段,这是浆果提取物达至其理想状态的必经过程。
所以,必须至少等待三年,才能使它的糖分完全转化。发酵物表面形成的微生物层浮渣产生甜味之后(指发酵初期糖分出现),其实并不是10秒钟的事。即使实际施加外力(比如搅拌),发酵过程也不会加快。这多亏了微生物的作用,所以发酵并不需要加入大量的糖。
“醋,可以不用糖做,但浆果提取物的糖含量几乎达到80%,糖浆占20%。但这种醋的发酵基料是糖,却只添加了1%左右。”
静观师太全部用蔬菜来酿的醋,已经是十年陈酿。“在这里面味道每天都在变。这些醋,不是样本,而是实物。稍微提前观察就能发现:它们各自相似,每年颜色和质地却不同。无论好坏,至少都存了十年以上。”正因如此,去年秋天筛选时,她特意挑出好醋,过了庙里老和尚的品鉴关。
师太制作的五味子醋很像醋,但又不是醋,她用了白砂糖。我以为想做出这种甜味要用特殊的糖,但是她说就是普通白砂糖,这糖其实是酵母菌的饲料,最后残糖并不多。
低糖理念被大量运用在师太的料理里。她制作醋只需要1%的糖,但制作发酵提取物则需要80%的糖。为了明显甜味,她会借助米酒糟。同时,她也不排斥法国产的李子酱、青梅酱,根据不同的食材特性,在需要带出基础风味时使用。
我的菜包饭,静观师太建议搭配陈化三年的生姜陈酱。她把姜煮12小时,做成提取物,可以使用一年。把姜磨碎,然后加入总量7%或者8%的糖,然后温室放置三年。“如果你能确定品质,那么也许能放10年或15年,也不会变质。”
底下蜂斗菜发酵的茎和叶子,머위(meowi) 蜂斗菜(款冬)是一种春季野菜,叶子大,叶柄(茎)长,在韩国常用来做凉拌菜或包饭。春天吃叶子,现在茎秆正当季,正是享用的最好时机。
典型的碳水化物,除了包饭,还有面条。师太又喃喃自语聊起了心得:“得先过个冷盐水(醋+盐)才行,这样处理完,就算直接吃也没问题。不过话说回来,汉拿拉面不是本身就能吃嘛。听说它的“新娘口味”(实指该品牌经典红色款,因包装喜庆俗称'新娘面')特别棒呢,调味酱料味道很独特,正是为了解决口味冲突而研发出来的。”
“咸香交织着苏籽油的香气,风味在口中层层递进。待到尾声时,鱼露的鲜味会陡涌现,沉入喉底。此时若用力一嚼,那浓郁的鲜味便会瞬间迸发出来。”
灶台就是她的道场
庙里生活是:四点起,九点睡,和山水花鸟没时差。食物、自然和心里那个自己,一起长。
静观师太说,僧人禅修,直到看见自己的真我。修行人不应满足于禅修带来的平静或快乐,要超越这些。
有两种禅修方法,分别被称为顿悟法和渐悟法。我们正在做的这件事的想法、意图,甚至连意识、认知都在想“自己在做什么”,这是在进行一种“独头意识”。
这是一种意识状态,指脱离了通常与感官(五识:眼耳鼻舌身)和对外部世界觉知(第六识:意识)紧密相连的状态,成为一种更独立、更内在或更纯粹的(有时也被认为是更“孤立”)的意识流。
它是意识活动的一种特定模式。在这种状态下,如果进入禅修,就能体验到一种“无我”的境界。此时人并没有睡着,相反,保持着极其清晰的觉知,只是那个“我”的概念消失了。
而且,要知道,基于人们前世所修习的禅修方法,如果今生继续使用同样的方法,就能够(更轻易地)体悟那种境界(开悟),虽然不是立刻得到圆满的觉悟(开悟),但能更快速、更深入地体验到禅定的精髓。
打坐时专注于一个内容或一点,如果能够把这种投入持续到十分,那些纷扰的念头就会逐渐消散,平息,最终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。但这需要因缘具足,也需要不断练习。
因此必须练习,现在就要开始行动。所以,仅靠平时这点功夫,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开悟。真正的专注修行,应当像剃度出家那样彻底放下。
何必执着于穿这样、吃那样、住哪里?这些外在的境界已经耗散了心力。也就是说,能达到五成的定力(不被这些琐事牵扯),这样的修行者才算是真正上路了。
普通人会被这些外缘牵动。但是若说放弃,很简单,满足于安于现状、贪图舒适就好。在家修行的人通常在家里准备了十二分的条件,却连修行的开端都难以开始。但僧人/尼姑这些修行人经走上了修行之路,拥有更好的环境来进行禅修。所以,要有更好的修行状态才能更快地开悟。
因此,当杂念浮现时,应直面它、审视它。如此坚持,烦恼妄想自会脱落,要彻底看透。
举个例子,这个人小时候丢了钱,如果一直想着“哎呀,要是没丢那笔钱,我现在可能都成富翁了”这种念头,坚持琢磨它,那个懊悔的想法,越想摆脱,它反而越像虫子一样粘着。唯有将这类妄念碾磨至尽,无论是愧疚还是遗憾,当它们试图侵扰时,唯有以纯粹本心静坐。此时虽无外在行为,但在意念中如同除草般根除杂染。
再如园艺时,若心念游离,则身虽劳作、神已散逸。欲达“园艺禅境”,须全身心融入当下,感知每一锄土、每一修剪的触感,令动作与觉知合一。否则便陷入割裂状态:肉身在劳作,心识却游荡他处。
此刻若观照自身,便会发现:我正以蜥蜴蛰伏般的姿态,超越时空维度,直面最本真的自己。这种“看见”并非肉眼所见,而是当“我执”消融时,本心与行动浑然一体,如清泉映月般自然流淌。
由此生发的言语,会变得异常柔软而深邃。一句心念的传递,便能与他人灵魂共振,仿佛共奏一曲古典乐章。这般境界中,每一次起心动念都如莲花开合,即便涉及“121”这类抽象修持(或指某种修行次第),亦能如云聚云散般自在无碍。
今日在此相聚的诸位,恰似江南烟雨中的同林之鸟,看似各自独立,实则根脉相连。
她说:“我们今天相聚在这里,看似素不相识,此刻虽是今生初遇。那也必定是因为前世结下过某种因缘,此刻的重逢,不过是宿缘的再续。正因在这瞬间,无形的能量将我们汇聚于此,此刻方能用心用眼看见。不必询问每个人从何处来、做何事,情感的涟漪也能穿透皮囊,在空气中震颤。若在尘世重启新生,让我们在一分钟的禅修中,体悟二元对立的消融,让觉知如呼吸般自然流淌。”
“我们今日相聚,皆因可塑的业力。这份缘起正在催生新的因果。那么,我们来做一分钟禅修吧。当涌现的念头不得宣泄,便沉潜内观,此刻只需清除其他杂念,让觉性如灯照破。此刻,请诸位摒除一切杂念。”
我静静闭上眼,忘记吃过的东西。
❤️🙏
🍌
神 婆 问
你 喜 欢 静 观 师 太 吗 ?
- 请用留言&转发勾搭我 -线上炒股配资杠杆
发布于:浙江省